江苏卫生保健

疾病控制

  • 2006—2024年江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Joinpoint回归分析

    徐银;陆红达;钱程;

    目的 了解江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流行趋势及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2006—2024年江阴市新报告HIV/AID病例信息,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6—2024年,江阴市HIV/AIDS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25/10万,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AAPC=12.22%,t=3.82,P<0.05),其中2006—2015年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APC=31.05%,t=6.34,P<0.05),2015—2024年发病率平稳(APC=-3.90%,t=-0.93,P>0.05);年报告发病率男性的整体变化趋势比女性更明显(P<0.05)。15~19岁年龄组到25~29岁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APC=14.23%,t=3.14,P<0.05),25~74岁组呈下降趋势(APC=-1.78%,t=-4.62,P<0.05),≥75岁组呈进一步下降趋势(APC=-13.31%,t=-3.46,P<0.05)。结论2006—2024年江阴市HIV/AIDS发病率处于低流行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上升趋势较快,各年龄组发病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建议重点关注青年男性,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遏制艾滋病传播。

    2025年02期 v.27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 2001—2023年睢宁县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郭金玲;车超;左倩倩;晁苗苗;

    目的 分析睢宁县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23年睢宁县HIV/AIDS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对年度发病率、死亡率、病例构成及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23年睢宁县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436例(HIV 207例,AIDS 22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8/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276.67,P<0.01);累计死亡59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20/10万;病例构成以男性(占83.94%)、20~29岁(占34.17%)、初中文化(占40.14%)、农民(占51.38%)、已婚有配偶(占46.33%)为最多;传播途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构成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以性传播为主(占95.87%),其中异性传播、同性传播分别占比51.15%、44.72%。结论 2001—2023年睢宁县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应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人群干预力度,控制HIV流行。

    2025年02期 v.27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2010—2023年连云港市海州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

    王红燕;严斌;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海州区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23年海州区梅毒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式分析发病趋势。结果 2010—2023年海州区共报告梅毒病例4 7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9.60/10万,呈上升趋势(APC=4.03%,t=2.68,P<0.05);隐性梅毒占67.18%,为主要流行类型;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海州街道(115.10/10万),其次为新浦街道(66.47/10万)和新东街道(65.82/10万),不同乡镇(街道)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45.45,P<0.05);年均报告发病率男女分别为35.27/10万、44.1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1,P<0.05);男性病例以60~69岁最多(占18.67%),女性以20~29岁最多(占29.07%);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占比最高(2 343例,占49.01%)。结论 海州区梅毒疫情不容乐观,应强化梅毒防治质量控制,规范性病诊疗和疫情监测与报告,加大对性活跃人群和中老年男性人群等重点人群的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

    2025年02期 v.27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2013—2019年苏州市人感染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刘成;杭惠;陈立凌;

    目的 了解苏州市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19年苏州市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17年苏州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共有5波疫情,报告病例82例,死亡32例,病死率39.02%;2018—2019年报告人感染H5N6、H9N2禽流感病例各1例,死亡1例。82例人感染H7N9病例以男性为主(占74.39%),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78.05%,有89.02%的病例有活禽接触史;H7N9病例发病到首诊的平均时间为1.33(0~8.0)d,发病到住院的平均时间为2.17(0.13~11.21)d,发病到首次使用奥司他韦的平均时间为7.08(3~34.08)d,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0.31(4.42~35.42)d。结论 苏州市禽流感不同亚型流行病学特征不同,疾控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禽流感的认知水平,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医疗机构应加强禽流感诊疗方面的培训,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5年02期 v.27 97-9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2020—2023年苏州市姑苏区学校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

    沈祎兰;沈晓晨;姜利;梁剑书;朱丹枫;

    目的 了解姑苏区学校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和支持。方法 收集2020—2023年姑苏区疾控部门接报并处置的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3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1 624起,发病11 026人,总罹患率16.73%。2023年报告数最多,占比84.91%,罹患率最高(17.02%),不同年份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6,P<0.05);11月至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1 426起,占比87.81%;吴门桥街道报告数最多(占24.82%),双塔街道罹患率最高(18.20%);小学共报告1 195起(占73.58%),罹患率16.79%;幼托机构报告280起(占17.24%),罹患率16.57%,各场所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P>0.05);发病人数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是6~<8岁(占30.45%),罹患率最高的年龄段为4~<6岁(18.18%),不同年龄段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65,P<0.05)。结论 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2023年高发。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小学是疫情报告的重点场所,6~<8岁人群是重点人群。应继续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2025年02期 v.27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2017—2021年徐州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分析

    鹿培培;马新慧;陈培培;乔程;刘德;董宗美;李婷;张盼;杜文聪;

    目的 分析徐州市道路交通伤害的死亡变化趋势,为制定道路交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1年徐州市户籍人口死因监测资料,采用道路交通伤害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指标,利用Joinpoint软件描述分析因道路交通伤害而造成死亡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21年徐州市道路交通伤害的粗死亡率为16.87/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09/10万,均呈下降趋势(APC=-4.81%、-7.98%,t=-6.12、-18.61,P值均<0.05);男性粗死亡率(23.11/10万)高于女性(10.1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90.86,P<0.01);0~14、15~44、45~64岁年龄组粗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t=-35.12、-7.17、-9.79,P值均<0.05);道路交通粗死亡率城市(15.33/10万)低于农村(17.6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5,P<0.05);伤害类型前3位分别为行人(占63.46%)、骑脚踏车(占13.85%)和骑摩托车(占8.53%)。结论 徐州市2017—2021年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伤害死亡的重要原因,应重视对男性、≥65岁年龄组、农村人群的道路交通安全宣教,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2025年02期 v.27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 2004—2023年连云港市海州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

    路静;纪青;魏文卓;卞光玲;王红燕;

    目的 分析海州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州区2004—202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23年海州区累计登记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3起,涉及发病3 525人,罹患率1.31%,死亡5例。事件分级以一般事件为主,占81.72%(76/93);传染病事件为主要事件类型,占93.55%(87/93),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占5.38%(5/93)。传染病事件发生场所主要是学校和托幼机构,占80.65%(75/93),托幼机构的罹患率最高(6.47%);时间分布显示2个高峰,主高峰为11—12月,次高峰为3—6月。虫媒传染病及食物中毒是主要致死事件。结论 传染病事件是海州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多发生于校园,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干预处置,提高防控效果。同时加强虫媒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等事件的防控宣教,及早发现疫情,尽快控制事件。

    2025年02期 v.27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南通市某小学1起呼吸道腺病毒暴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崔睿;王其伦;张昉;韩鹏;赵新;金云霞;

    目的 调查1起呼吸道腺病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预警和处置提供借鉴。方法 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咽拭子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累计发现病例33例,愿意接受采样的21例病例(含首发病例)咽拭子PCR检测新冠、流感及肺炎支原体核酸均为阴性,多病原学检测均为呼吸道腺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均分布在一个班级,班级总罹患率为68.75%,男生罹患率68.00%,女生罹患率6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1);临床症状有高热(100%)、乏力(75.76%)、头痛(63.64%)、咽痛(48.48%)、咳嗽(42.42%)、腹痛腹泻(33.33%)、恶心呕吐(30.30%);首发病例带病上课,教室后部通风不佳,是导致此次疫情暴发的原因。结论 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此次疫情属于呼吸道腺病毒暴发疫情。提示在春夏季节要关注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2025年02期 v.27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2004—2023年南通市海门区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李霞;

    目的 分析海门区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为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23年海门区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例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23年海门区累计报告甲型肝炎623例、戊型肝炎1 114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12/10万、5.57/10万,甲型肝炎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χ_(趋势)~2=10.67,P<0.05),戊型肝炎发病率2021—2023年明显上升,均呈春季高峰;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病例男女性别比分别为2.58∶1、3.00∶1,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1、14.18,P值均<0.05);发病率最高年龄段分别为40~49岁(4.69/10万)、60~69岁(11.22/10万),不同年龄人群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0.40、527.71,P值均<0.05);发病职业构成中的农民分别占65.29%、70.92%。结论 20年来海门区的甲型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戊型肝炎近3年发病率明显上升。建议加强包括卫生宣教、环境治理、饮食饮水的卫生管理等综合性预防措施,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应加强监测并开展相关疫苗的接种工作。

    2025年02期 v.27 111-11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2018—2023年郑州某医院报告的830例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郭莹莹;

    目的 分析2018—2023年郑州某医院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医院丙型肝炎传染病报告卡,统计分析患者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及地区分布情况。结果 2018—2023年该医院共报告丙型肝炎830例,各年分别为135、138、122、163、127、145例。未见明显季节性。男性患者431例,占51.93%,女性399例,占48.07%,病例主要年龄为50~<60岁(282例,占33.98%),其次为60~<70岁(195例,占23.49%);职业分布前三位的为农民(占18.80%)、离退休人员(占5.78%)、工人(占13.01%);丙型肝炎的报告病例数来源广泛,占比前3位为金水区(占15.53%),其次是惠济区(占0.96%)、中原区(占0.48%)。结论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丙型肝炎的健康宣教,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干预,针对重点地区及人群应加强监测,规范诊断治疗与报告流程。

    2025年02期 v.27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2018—2022年南京市浦口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朱远慧;钱道安;

    目的 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南京市浦口区2018—2022年的59例SFT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1∶2比例纳入患者同时期居住地的健康居民11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临床症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FTS的危险因素。结果 59例SFTS患者平均就诊时间1~8(3.92±0.71)d,有67.80%的患者首诊被诊断为感冒,确诊医疗机构以市级为主(占81.36%),临床症状以发热(100%)、食欲减退(83.05%)、乏力(74.58%)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田间有蜱虫(OR=3.019)、被蜱虫叮咬(OR=152.101)、从事田间作业(OR=3.937)、工作周边环境有杂草/灌木(OR=3.592)是SFT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田间作业采取防护措施(OR=0.170)是SFTS发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田间存在蜱虫、被蜱虫叮咬、从事田间作业、工作周边环境有杂草或灌木是SFT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田间作业采取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应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预防和控制SFTS的发病。

    2025年02期 v.27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2016—2023年南京市浦口区血吸虫病消除达标考核情况分析

    尤其慧;鲁家友;李梦月;罗时艳;张悦;黄晓萍;刘骏;

    目的 分析南京市浦口区血吸虫病2016—2023年期间消除达标考核情况,为今后的血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依据《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评估方案》和《江苏省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对照GB15976-2015《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国家标准,对浦口区2016—2023年期间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行考核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资料考核、监测体系评分以及现场考核评估。其中现场评估随机抽取3个街道的各1个村,人群血清学查病不少于1 000人,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1粪3检)检查,家畜粪便毛蚴孵化法查病不少于100头,每村钉螺调查不少于2 000框。结果 2016—2023年期间南京市浦口区血吸虫病消除达标。资料考核99.6分,监测体系评分96.5分;现场人群查病3 037人,未发现血吸虫病人,家畜查病100头,未发现病畜,查螺面积215.31 hm~2,未捕获钉螺。结论 浦口区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已连续6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符合血吸虫病消除标准。

    2025年02期 v.27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卫生监督监测

  • 2023年江苏省某大型企业职业体检结果分析

    何雨恬;毛善慈;王秋雅;张文怡;韩磊;李晔;

    目的 探讨企业职业体检结果中发现的主要健康问题,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江苏省某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918人),对自觉症状及血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职工918人中,检出胸部异常76人(8.27%),耳部异常180人(19.61%),头部异常25人(2.72%);胸部异常在粉尘组的检出率较高,耳部异常在噪声组的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70、87.76,P值均<0.05)。血生化指标检出葡萄糖异常194人(21.13%),甘油三酯异常360人(39.22%),总胆固醇异常356人(38.78%),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异常情况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19、7.71、6.74,P值均<0.05)。葡萄糖异常、甘油三酯异常在吸烟、饮酒职工中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7、35.24,P值均<0.05)。结论 职业健康体检不仅需要关注职业危害因素,还需要关注部分慢性病的影响。

    2025年02期 v.27 121-12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柳州市单纯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情况及影响因素

    顾小利;韦乐幸;韦柳芳;吴良勇;

    目的 了解柳州市单纯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噪声专项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2022年柳州市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筛选出单纯噪声作业人员体检数据,分析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020—2022年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单纯噪声作业人员18 757人,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0.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4.556,95%CI:3.778~5.495),30~<40岁(OR=2.225,95%CI:1.793~2.761)、40~<50岁(OR=6.998,95%CI:5.703~8.588)、≥50岁(OR=9.448,95%CI:7.621~11.715)(参照18~<30岁),小微型企业(OR=1.235,95%CI:1.089~1.401)(参照大型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OR=1.721,95%CI:1.367~2.167)、其他行业(OR=1.384,95%CI:1.227~1.561)(参照汽车制造业)的单纯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失较大(P值均<0.05)。结论柳州市单纯噪声作业人员的高频听力损失情况不容忽视,在开展涉噪企业专项治理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男性、30岁以上、小微型企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人群。

    2025年02期 v.2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2018—2022年盐城市盐都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

    全梅;段文红;宋金卿;

    目的 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为医院消毒及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2022年盐都区2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16家乡镇社区医院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018—2022年盐都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共采样1 724份样本,合格率为84.63%,其中,三级医院合格率93.57%,二级医院84.89%,乡镇社区医院7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P<0.05)。各类监测样品中,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97.15%),内窥镜合格率偏低(75.99%),医护人员手合格率最低(58.96%),不同类别样品监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0,P<0.05)。结论 盐城市盐都区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较好,内窥镜、医护人员手消毒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消毒监管,提升合格率。

    2025年02期 v.27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2021—2024年南通市崇川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毒质量现状分析

    余雯;陈彬;周师颖;章炘嵘;曹智坚;

    目的 了解崇川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消毒质量管理现状和消毒灭菌效果,为规范消毒管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消毒质量管理现状以及消毒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2021—2024年崇川区消毒质量监测共采集1 155份样品,合格1 107份,合格率为95.84%,各年合格率依次为93.56%、94.83%、97.40%、98.15%,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0.25,P<0.05)。各类监测样品中,室内空气和紫外线灯的合格率均为100%;医院污水的合格率较低,仅为81.30%;其他样品的合格率均>94%,不同样品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8,P<0.01);各类样品不同年份间比较,仅物体表面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P<0.05)。结论 南通市崇川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消毒管理规范性与整体消毒质量均良好,但仍需加强医院污水的消毒管理,建议开展污水专项监测。

    2025年02期 v.27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妇幼儿少保健

  • 2016—2023年南京市雨花台区孕产妇健康管理现状

    张爱君;

    目的 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孕产妇健康管理现状,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2023年南京市雨花台区《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中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监测数据的工作指标和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3年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8.34%~98.70%,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率为94.78%~98.70%,产后访视率为95.56%~98.59%,系统管理率为92.34%~98.28%,上述健康管理工作指标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2~349.93,P值均<0.05)。2016—2023年高危孕产妇比例为28.01%~68.63%,2019—2023年均达60%以上;孕产妇贫血患病率为5.19%~26.89%,且2022—2023年达20%以上;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3.07%~5.29%;早产儿发生率为3.82%~6.18%,上述健康管理质量指标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00~3 425.57,P<0.05)。结论 雨花台区2016年以来高危孕产妇比例增高,孕产妇贫血、低出生体重和早产儿发生是主要妊娠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加强孕产妇全程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2025年02期 v.27 130-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2023年绍兴市上虞区35~64岁女性HR-HPV感染特征及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吴银芳;周建英;钱凤;章佳乐;罗建桥;

    目的 了解绍兴市上虞区35~64岁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特征以及子宫颈癌筛查结果,以期为完善宫颈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参加2023年“国家两癌筛查”的35~64岁适龄妇女13 110人,分析HR-HPV采样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以及阴道镜检查、组织活检的结果。结果 13 110人中筛查出HR-HPV阳性1 920人,阳性率14.65%;筛查出宫颈癌变5人,发病率38.59/10万;34~<40、40~<50、50~<60、≥60年龄组HR-HPV阳性率分别为9.24%、12.91%、15.25%、17.33%,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χ~2_(趋势)=38.08,P<0.01)。接受后续检查的HR-HPV阳性妇女1 772人,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提示HR-HPV感染三阳及以上人群宫颈病变(包括LSIL和≥HSIL)检出率最高(32.88%),其次为双阳(2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0,P<0.05)。1 772例HR-HPV感染人群中,HPV16阳性204人,HPV18阳性91人,HR-HPV非16/18阳性1 479人,TCT检查≥ASC-US 381人,均行阴道镜,病检结果表明HPV16阳性人群≥HSIL检出率17.73%,HPV18阳性人群≥HSIL检出率7.78%,HR-HPV非16/18型阳性人群≥HSIL检出率3.72%,HPV16型≥HSIL检出率高于HPV18和非16/18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4,P<0.05);非16/18型HR-HPV阳性伴TCT≥ASC-US人群中,宫颈病变为≥HSIL级别的以HPV52亚型占比最高(45.45%),其次为HPV58亚型(3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P<0.05)。结论 HR-HPV感染与年龄、地区相关,50岁以上人群,偏远地区感染率较高,提高本地区广大妇女接受宫颈癌筛查的自觉性,针对本地区筛查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干预,是今后工作重心。

    2025年02期 v.27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2023年南通市崇川区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分析

    韦莹莹;程蕾;穆海祥;

    目的 了解学生常见病的基本状况,为学校、家庭、社会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方法 2023年选取南通市崇川区辖区内10所学校,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高、2所幼儿园及1所高校在读的学生2 997人,监测近视、肥胖、龋齿、脊柱侧弯等4种常见病患病情况。结果 视力监测中小学生和幼儿2 735人,近视率68.60%;肥胖监测大中小学生2 837人,肥胖率20.30%,龋患率57.00%;脊柱弯曲监测中小学生2 575人,脊柱侧弯率3.77%;近视率随着年级升高而升高(χ~2_(趋势)=651.60,P<0.01);肥胖率男性(24.50%)高于女性(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P<0.01)。小学、初中、高中(含高职)、大学学生肥胖率分别为23.03%、20.15%、19.40%、11.45%,肥胖率随着年级升高而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8.5,P<0.01);龋患率以小学(61.64%)最高,其次为高中(57.96%),女生(64.10%)高于男生(5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2、50.3,P值均<0.01);脊柱弯曲率高中(8.94%)最高,其次为初中(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0,P<0.01)。结论 崇川区中小学生的常见病(近视、龋患、肥胖、脊柱侧弯)检出率均较高,需要尽早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干预。

    2025年02期 v.27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无锡市滨湖区婴幼儿托育需求及影响因素

    夏冰洋;张枫枫;

    目的 了解无锡市滨湖区婴幼儿托育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优化托育服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6~42月龄健康婴幼儿家长1 116名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基本情况和入托需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托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1 116名婴幼儿家长其子女的主要照护人为父母(占67.38%)和祖辈(占30.73%)。有托育需求的551人(49.37%),有39.34%的家长希望托育机构为公办普惠性质,84.14%的家庭可承担的月托育费用不超过3 000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月龄越大、可承担的月托育费越高(OR值分别为1.948~3.050、2.159~3.809之间,P值均<0.05)是婴幼儿入托需求的正向因素,非双职工家庭[OR(95%CI):0.532(0.382~0.740)]、主干家庭[OR(95%CI):0.678(0.511~0.899)]、主要照护人为祖辈[OR(95%CI):0.516(0.372~0.715)]均是婴幼儿入托需求的反向因素(P值均<0.05)。结论 滨湖区幼儿托育需求较高,托育需求受儿童月龄、家庭结构、祖辈参与及托育费用等影响,应加快普惠型托育和社区托育服务的供给。

    2025年02期 v.27 140-14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健康教育

  • 苏州市姑苏区学龄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

    陆敏玉;宗天舟;

    目的 了解苏州市姑苏区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情况、影响因素及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在线问卷,对姑苏区学龄前儿童家长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姑苏区学龄前儿童家长599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为76.63%,各项预防接种知识回答正确率在26.88%~99.17%之间;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家长年龄大于26岁、大专本科学历和以上及企事业单位人群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较高。大多数家长期望通过咨询医护及抖音等新媒体渠道获得相关知识。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人口特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预防接种知识健康教育。

    2025年02期 v.27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南京市高校大一新生性行为发生及艾滋病知晓情况

    肖培培;连大帅;冯智;金鑫;

    目的 了解南京市高校大一新生性行为发生及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校园防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在3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匿名收集大一新生性行为发生情况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等情况。结果 共纳入调查对象1 628名,平均年龄(18.15±0.82)岁,男女比为1∶1.1,自认为性取向异性恋占83.48%,同性恋占1.66%,双性恋占7.43%,不确定占7.43%;自报告曾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7.5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性(OR=2.41, 95%CI:1.58~3.68)、有固定异性朋友(OR=5.89, 95%CI:3.92~8.83)、自认为性取向为同性恋(OR=8.35, 95%CI:2.51~27.77,参照:不确定)的大一新生发生性行为的占比较高。结论 高校大一新生性行为发生存在一定比例,虽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知识了解仍不够全面,需进一步探索实施高效且有针对性的校园艾滋病防控策略。

    2025年02期 v.27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镇江市61家市直无烟单位控烟现状

    张阳;林家进;钟姣;柳艳;

    目的 了解镇江市市直无烟单位工作人员吸烟和戒烟现况,为控烟及无烟单位的创建和长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对镇江市市直61家无烟单位的工作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吸烟和戒烟情况。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031份,镇江市市直无烟单位工作人员的现在吸烟率为8.86%,男性(15.59%)显著高于女性(0.33%),且吸烟率随年龄、工作年限的增长而升高,随文化程度的提升而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χ~2_(趋势)=144.35/38.48~67.66,P值均<0.05)。有57.78%的吸烟者曾尝试戒烟,成功戒烟率为11.90%。吸烟人群对低焦油卷烟危害(45.56%)、淡味卷烟危害(46.67%)等认知率显著低于非吸烟人群(P值均<0.05)。二手烟暴露率为27.03%,80.28%的工作人员知晓无烟单位室内禁烟规定,但非吸烟者对无烟单位规定的不满意度(5.24%)高于吸烟者(1.67%)。结论 镇江市无烟单位创建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戒烟率,推动无烟理念融入家庭教育,促进无烟单位带动无烟家庭的建设。

    2025年02期 v.27 150-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某微信公众号基于大众传播开展的新媒体健康教育模式应用效果初评

    须凡帆;尹馨怡;潘俊霞;

    目的 通过对“无锡疾控”微信公众号基于大众传播开展的新媒体健康教育模式的项目初评,了解该健康教育模式短期效果,为微信公众号平台有效开展健康科普传播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结合2021年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等相关数据分析,掌握受众需求,针对性开展健康科普传播,并借助“无锡疾控”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统计功能,获取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数据,分析对比2021年和2022年受众参与度、各类推文平均阅读量、分享量等,评价项目短期效果。结果 “无锡疾控”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从2021年的44.09万增长至2022年的89.15万,年度增长率102.2%。2021年发表图文635篇,2022年发表图文783篇;干预后(2022年)月阅读量点赞数、分享量、互动留言数分别为(303.71±357.18)万次、(2 457.58±1 874.24)次、(13.15±12.38)万次、(2 601.33±2 115.49)条,均高于干预前(202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5~192.88,P值均<0.05);2022年传染病、慢性病、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营养与食品卫生推文平均阅读量均较2021年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0~90.15,P值均<0.05);2022年平均阅读量年增长率前3位为环境卫生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传染病类,分别为287.5%、156.1%、146.6%,疫苗相关类推文的阅读量较低(7.6%);2022年传染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营养与食品卫生推文平均分享量均较2021年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6.62,P值均<0.05)。分享量年增长率传染病类137.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类301.5%、营养与食品卫生类73.9%。结论 基于大众传播开展的新媒体健康教育模式强调需求评估是制作科普作品的基础,提高了作品的适用性和科普传播效率,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成效。

    2025年02期 v.27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医学检验研究

  • 41株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许艳平;祝雯雯;杜阳光;吴畏畏;周秀秀;童晶;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KP)血流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检出情况。方法 收集2019—2023年徐州市某医院住院病人血培养分离到的41株非重复KP病例信息,以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方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41例患者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室(39.02%),主要为男性(68.29%),年龄集中在60岁以上(63.41%),大多伴有基础性疾病。41株菌中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氨苄西林(90.24%);耐药谱可分为26种,耐≥10种抗菌药物的占61.54%。41株KP全部携带SHV耐药基因,CTX-M和TEM基因携带率均为46.34%;耐药基因KPC与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符合率均达到95.12%,与厄他培南的符合率为92.68%;SHV与氨苄西林的符合率为90.24%,其余符合率在46.34%~87.80%之间。结论 41例KP血流感染者主要集中在重症医学科室,此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临床应根据情况及时干预,合理用药。

    2025年02期 v.27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临床应用研究

  • 序贯血液透析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尿毒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夏保滔;张桦;朱晓林;姚楠;

    目的 探讨序贯血液透析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院收治的110例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序贯组(53例)和CRRT组(57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心功能与炎性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1周后,2组的Scr、BUN、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CRRT组均高于序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4.22,P值均<0.05);2组的BNP、LVE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CRRT组均低于序贯组,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CRRT组高于序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2~3.83,P值均<0.05);2组的PCT、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CRRT组均低于序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4、2.27,P值均<0.05)。治疗期间,CRR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4.56%)低于序贯组(5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结论对尿毒症合并心衰患者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或CRRT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序贯血液透析可显著改善肾功能,CRRT对心功能、炎性反应改善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更为有利。

    2025年02期 v.27 160-162+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中药内服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肾虚血瘀型骨量减低的效果

    吴琼;陆庆燕;林玲;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对肾虚血瘀型骨量减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推广中医体卫融合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9—10月筛查出的120例肾虚血瘀型骨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钙片加VD3口服,观察组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采用中药内服加五行健骨操运动综合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骨密度情况及身体形态变化。结果 干预180 d后,2组的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平均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24.22,P值均<0.05);观察组骨密度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远高于对照组(t=-13.17、-16.17,P值均<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体脂含量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6、3.27,P值均<0.05)。结论 将中药内服联合运动康复疗法应用于肾虚血瘀型骨量减低患者,可有效控制骨量丢失,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积极作用。

    2025年02期 v.27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血清BRCA1、S100A10、CEA水平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张凤鸣;赵旭林;陆娟;

    目的 比较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BRCA1、S100A10、CEA水平,分析血清BRCA1、S100A10、CEA水平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乳腺癌患者94例为乳腺癌组,按照1∶1选取同期乳腺良性肿瘤患者94例为乳腺良性肿瘤组,比较2组术前血清BRCA1、S100A10、CEA水平;术后1年比较复发和未复发患者术后30 d血清BRCA1、S100A10、CEA水平,并分析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乳腺癌组术前血清BRCA1、S100A10、CEA分别为(19.23±2.85)、(1.84±0.27)、(5.71±0.63)μg/L,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30 d,复发组血清BRCA1、S100A10、CEA水平[分别为(16.73±2.97)、(1.38±0.31)、(6.36±0.79)μg/L,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术后血清S100A10、BRCA1、CEA水平联合预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约登指数为0.761,最佳预测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9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BRCA1、S100A10、CEA水平与乳腺癌发生有关系,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预测乳腺癌术后复发的有效参考。

    2025年02期 v.27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卫生管理

  • 2023年江苏省县级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陆叶;卞琳琳;李思;张晓;王晚晴;

    目的 以2023年江苏省内100家县级疾控机构为研究对象,了解江苏省县级疾控系统人力资源发展情况,为加强县级疾控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包括核定编制数、人员基本情况、岗位类别、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并与2019年调查结果比对,运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23年江苏省县级疾控机构总计核定编制数9 176人,在编人数7 349人,编制使用率80.09%,男性职工占比43.14%。年龄构成上25~<35岁人员占比最高,为36.98%,工龄分布较为分散。岗位类别中专业技术岗位占93.96%,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占73.28%,其次为硕士研究生占比13.68%。2019—2023年,在编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硕士及以上人员均显著增长,正高、副高聘任人数及占比总体上升,中级聘任人数占比下降。结论 县级疾控机构存在人员年龄扎堆与经验传承风险,应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提升苏中苏北学历层次与科研实力;完善晋升通道和激励机制,推动专业技术队伍健康发展。

    2025年02期 v.27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徐州市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结构现状分析

    刘媛;

    目的 掌握徐州市两级疾控中心的人力资源结构现状,为后续人才队伍的优化与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3年徐州市12家疾控中心的人员编制、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专业类别、职称等相关数据,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徐州市两级疾控中心总体核定编制1 445个,在编946人,编制使用率为65.47%;有在职人员1 083人,实际配备率为1.20/万,其中女性694人(占64.08%),男性389人(占35.92%)。年龄构成以25~<35岁为主,有383人(占35.36%);工作年限以<5年为主,有475人(占43.86%);学历以本科为主,有626人(占57.80%),其次是大专及以下319人(占29.46%),研究生较少(138人,占12.74%);在职人员以卫生技术人员为主,有833人(占76.92%),丰县、贾汪区和沛县均未达标,专业划分以预防医学类最多(429人,占39.61%);职称以初级为主(335人,占30.93%),其次是无职称315人(占29.09%),县(区)级以无职称最多(304人,占37.91%)。结论 徐州市疾控系统编制未达江苏省编制配置标准,编制使用率低且人员素质不高,部分县(区)疾控问题尤为突出,两级疾控人力资源结构均有很大优化空间。

    2025年02期 v.27 173-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淮安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李思;邢亚东;王德明;张芹;胡伟;卞琳琳;

    目的 分析淮安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疾控机构改革和优化人才队伍提供参考。方法 以淮安市及所辖县区9家疾控机构作为调查对象,收集2023年机构人员核定编制数、在编人数、年龄、学历、职称等信息。结果 2023年末,9家疾控机构核定编制786名,编制使用率77.99%,每万常住人口核定编制数1.64;人员以中青年、20年以下工龄为主;专业技术人员占比93.64%。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9.4%,研究生学历高度集中于市级机构。结论 淮安市疾控机构编制和人员总量增加,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提高,梯队建设加强,人力资源配置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仍存在县区空编率高、高端人才紧缺等问题。

    2025年02期 v.27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2023年昆山市儿童预防接种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钱国华;杨洁;丁晓飞;徐淼;左辉;

    目的 分析昆山市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建议,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昆山市所辖的21个儿童预防接种门诊149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小组访谈,深入了解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满意情况及改善建议。结果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总体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71±1.09),总体满意率为59.73%。满意度13个条目中,得分前4位的项目分别为接种系统信息化程度、工作流程、业务培训和岗位合理性,后3位分别是薪酬待遇、被尊重程度和工作压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兼职情况和学历与满意度得分有关,兼职情况可提升满意度0.687分;学历越高满意度越低,每提升一学历等级,满意度降低0.444分。结论 昆山市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的总体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采取优化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置、改善工作环境、提高薪酬待遇等措施,提高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2025年02期 v.27 179-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淮安市疾控系统青年职工工作环境满意度调查分析

    王德明;吴雨晨;包绮晗;许雨婷;李思;

    目的 了解疾控青年职工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情况,探究缓解青年职工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对策方法。方法 通过对淮安市疾控系统青年职工在工作环境、期望奖励、面临工作困难等3个方面问卷调查,分析青年职工在工作中的思想动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果 对工作环境9个选项的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和谐人际关系(47.3%)、有机会学到新东西(42.8%)、工作压力适中(34.3%)、领导的信任(25.9%)、业绩和能力得到肯定(24.4%)、方便业余照顾家人(23.9%)、能发挥专长(15.9%)、单位的发展前景(9.0%)、个人的发展机会(6.5%);青年职工在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的时候,选择期望奖励的占比由高到低为现金或其他物质奖励(79人,占39.3%)、晋职(级)机会(71人,占35.3%)、被领导和同事认可或授予荣誉(51人,占比25.4%),不同工龄职工对3种激励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98,P>0.05);青年职工在工作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不对口、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好、与上级难以沟通、与同事关系不好,占比分别为40.3%、29.9%、25.4%、4.5%。初级、中级、未定级职称职工中,均以专业不对口、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好占比较高。结论 淮安市疾控系统青年职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和生活压力以及对职业前途焦虑等问题,单位应重视职工心理健康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2025年02期 v.27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经济学视角下的医疗保险管理思考

    周蔚;巢健茜;

    医保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保面临医保筹资困难、医保费用支出不断增长、医保经费不合理开支多的困境。为保障我国医保的可持续性,建议优化医保制度,建立医保基金正常增长机制,整合预防、医疗、救助等相关基金,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压缩不合理诊疗需求,药品、耗材集中大量采购以降低成本。同时,采用防、治、康、管综合措施保障健康,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保障医保事业健康发展。

    2025年02期 v.27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江苏卫生保健》投稿须知

    <正>《江苏卫生保健》杂志(ISSN1008-7338/CN32-1540/R),是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管,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1999年创刊,以卫生保健、疾病控制、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报道卫生保健与预防医学的新成果、新方法。设有栏目:论著、综述、爱国卫生、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妇幼儿少保健、健康教育、心理卫生、医学检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康复与护理、卫生管理、科普园地。

    2025年02期 v.27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 《江苏预防医学》杂志稿约

    <正>《江苏预防医学》杂志(ISSN1006-9070 CN32-1446/R)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90年,双月刊,单月出版。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CA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数据库(JSTChina)》《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荣获2013—2014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质量奖,江苏省精品科技期刊Ⅲ类项目,2016—2021年入选江苏省精品科技期刊Ⅱ类项目。获得2023年度江苏省科协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能力计划梯队期刊建设项目立项。

    2025年02期 v.27 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