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生保健

疾病控制

  • 2013—2022年淮安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

    万春雨;高强;蔡永丽;

    目的 探讨淮安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情况,为制定SFTS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2013—2017年和2018—2022年前后5年SFTS三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淮安市2018—2022年SFTS年均发病率为0.62/10万,高于2013—2017年的0.2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4,P<0.05)。2013—2017年发病高峰期为5—7月,2018—2022年除5—7月发病高峰外还出现了10月的发病次高峰。98.56%的SFTS病例分布于盱眙县的西南部丘陵山区地带。相比2013—2017年,2018—2022年的年龄分布、主要疫区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07、31.28,P值均<0.05),51~65岁和>65岁病例数构成比均有所上升,主要疫区盱眙县天泉湖镇病例数(构成比)上升明显,仇集镇病例数(构成比)下降。结论 相比2013—2017年,淮安市2018—2022年SFTS年均发病率升高,发病高峰增多,发病年龄趋向老年化,高发地区分布有所改变。应继续加强监测,强化和落实相关干预措施。

    2025年04期 v.27 277-27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 2020—2024年南京市溧水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分析

    田凤杰;刘坤;沈爱华;杜珂;魏信信;陈云花;

    目的 了解南京市溧水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并完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2024年溧水区SFTS报告病例信息,描述SFTS三间分布情况及病死情况,并对2024年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2020—2024年溧水区累计报告SFTS病例161例,年均发病率6.54/10万,除2020年外,2021—2024年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PC=53.03%,P=0.02),病死率为24.22%,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率最高为白马镇,其次石湫街道,最低为和凤镇,各镇街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5,P<0.01)。发病主要集中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占比93.79%,70岁以上病死率最高(42.68%),不同年龄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P<0.01)。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107例(占66.46%)、家务及待业20例(占12.42%)、离退人员17例(占10.56%),其他职业合计占10.56%。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胃肠道症状为主,从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中位数6.83d,其中29例经过3次及以上就医才被确诊。结论 溧水区SFTS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及人群聚集性,中老年农民为高发人群。建议以政府主导,开展蜱虫病防治宣传,重点关注畜牧养殖区及50岁以上农民群体,提升预防和及时诊治意识;强化医务人员培训,落实SFTS监测与早期识别工作。

    2025年04期 v.27 279-28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 1起小学甲型流感和新冠病毒混合感染暴发疫情调查

    沈飞虎;汤冬阳;李明;张旭东;史进军;周鑫;李海朋;

    目的 了解1起小学甲型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混合感染的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科学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根据《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等开展调查,采集咽拭子开展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疫情历时4天,病例集中在1个班级,共检出23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其中5例混合感染新冠病毒。临床表现以发热、咽痛、咳嗽、头痛为主,部分病例存在食欲不振、流鼻涕、腹泻呕吐等症状。共16人出现临床症状,其中5例混合感染病例均出现临床症状,平均病程3.2 d, 18例单独感染流感病例有11人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平均病程3.7 d。23例阳性病例中仅1例(4.35%)近一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班上其余26名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学生中有5人(19.23%)近一年内接种过流感疫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_(Fisher)>0.05)。结论 该小学暴发疫情为1起甲型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学生带病上课造成了疾病的快速传播,应落实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措施,尽早发现病例,避免引起更大范围的传播。

    2025年04期 v.27 282-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 2019—2023年盐城市亭湖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特征分析

    张兆东;汪寅初;于海波;蒋华柏;

    目的 了解盐城市亭湖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病原体的特征,为预防和早期诊疗儿童ARI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2023年3家主要医疗机构确诊的现住址为亭湖区的ARI患儿,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RI患儿血清,识别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嗜肺军团菌Ⅰ型(LP-1)、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结果 共纳入23 053例患儿,ARI IgM抗体阳性8 735例,总检出率37.89%。病原体检出率位列前3的依次是MP(14.30%)、RSV(9.04%)、IVA(4.86%)。女性患儿病原体检出率高于男性患儿(χ~2=41.01,P<0.05);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增长趋势(χ~2_(趋势)=213.85,P<0.05);除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外,其他7种病原体检出率在不同季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气管肺炎患儿ARI病原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8.96%、42.29%,不同呼吸道疾病病原体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50,P<0.05)。结论 MP和RSV是盐城市亭湖区ARI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不同病原体检出率在不同年份、性别、年龄、季节、疾病类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

    2025年04期 v.27 284-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 2014—2023年泗阳县手足口病监测分析及ARIMA模型预测

    龚明辉;刘福利;

    目的 建立泗阳县手足口病ARIMA预测模型,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2014—2024年泗阳县手足口病病例数据,分析2014—2023年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构建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季节乘积模型,对2024年发病进行预测,并评价预测性能。结果 2014—2023年泗阳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3 45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1.45/10万,2014—2019年以其他类型肠道病毒居多(占52.50%),2020—2023年以CoxA6型肠道病毒为优势毒株(占80.56%),不同年份病原分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98,P<0.05);年度发病呈双峰分布,主、次高峰分别为4—6月和10—12月。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及以下(95.63%),1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χ~2_(趋势)=7 149.37,P<0.01)。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78.74%),城区年均报告发病率(73.58/10万)大于乡镇(25.2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31,P<0.05)。最优模型为ARIMA(1,0,0)(2,1,0)_(12),预测2024年发病率为20.55/10万,存在6月(6.00/10万)和11月(3.26/10万)两个发病高峰,与2024年发病实际情况基本吻合。结论 泗阳县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构建ARIMA模型预测结果合理。

    2025年04期 v.27 288-290+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 2020—2022年焦作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

    王佳佳;范威;

    目的 了解焦作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空间分布特点及病原学监测。方法 收集焦作市2020—2022年手足口病的病例数据,对焦作市2020—202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季节分布情况,空间分布特点,以及病原学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2年焦作市报告手足口病共6 038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86.9/10万、53.99/10万、30.36/10万,呈下降趋势(χ~2=1 497.80,P<0.05);病例以1~3岁最多,发病率为41.51/10万,≤5岁儿童发病率为55.21/10万,散居儿童发病率为36.73/10万,幼托儿童发病率为16.87/10万,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 207.28、8 133.23,P值均<0.05)。夏季(6—8月)和秋季(9—11月)感染的病例较多,其中夏季最多,合计2 886例,占比47.80%,发病率为27.32/10万,秋季合计1 016例,占比16.83%,发病率为4.83/10万,不同季节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239.45,P<0.05)。各县区的发病率在0.3~10/10万之间。确诊病例以CVA6为主(占64.29%),CVA10次之(占19.33%)。结论 2020—2022年焦作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应继续加强对焦作市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监测,开展健康教育,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2025年04期 v.27 291-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 2022年南京市中学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状分析

    方良梅;王荣;王雪晴;苗瑞芬;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学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状,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线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2年南京市高中和寄宿制初中新生开展入学时结核病筛查。包括可疑症状问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 TST),对有可疑症状或皮肤试验强阳性者开展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结果 2022年全市中学新生共筛查50 167名学生,有肺结核可疑症状17名,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者70名,TST筛查发现强阳性1 005例,强阳性率为2.00%,潜伏感染者5 886例,潜伏感染率为11.73%。寄宿制初中新生的潜伏感染率(13.65%)高于高中新生(11.56%),民办学校(16.39%)高于公立学校(11.08%),远城区学生(12.06%)高于近城区学生(11.48%),有可疑症状或密切接触史学生(27.38%)高于无可疑症状或密切接触史学生(11.7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98、146.37、4.00、19.89,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T强阳性率远城区学生是近城区学生的1.832倍(95%CI:1.613~2.082),有可疑症状/密切接触史学生是无可疑症状/密切接触史的8.720倍(95%CI:4.699~16.182),结核潜伏感染率寄宿制初中新生是高中新生的1.145倍(95%CI:1.025~1.280),民办学校学生是公立学校学生的1.668倍(95%CI:1.528~1.821),有可疑症状/密切接触史的是无可疑症状/密切接触史的2.950倍(95%CI:1.823~4.773)。共检出14例结核病患者,检出率为27.9/10万。结论 寄宿制初中、远城区、民办学校及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接触史的学生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日后应加大筛查力度,尽早阻断学校疫情传播。

    2025年04期 v.27 293-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 1起幼托机构教职工肺结核病疫情处置回顾分析

    唐军花;陈宁;豆月;

    目的 对1起幼托机构教职工肺结核疫情处置开展回顾分析,为指导处置幼托机构结核病疫情提供参考。方法对镇江市京口区某幼托机构1起教职工肺结核疫情,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和《江苏省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工作规范》,实施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筛查、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服药等疫情控制措施。结果 此次疫情确诊3例,均为教职工,确定62名教职工和36名幼儿为密切接触者。对首轮筛查中PPD筛查≥15 mm的4名教职工和第3~6个月末随访复查PPD净增值≥10 mm的2名教职工开展预防性服药,对筛查无异常的教职工和幼儿进行随访。2年随访,无新病例发生,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涂阳病例未及时诊断治疗是引发本次疫情的关键因素。及时、规范开展疫情处置,定期开展长期随访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在托幼机构普及结核病防控知识,加强教职员工健康管理对于幼托机构结核病防控尤为重要。

    2025年04期 v.27 296-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 2017—2023年东海县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陈丽;陈玉格;杨洪艳;刘芳;

    目的 了解东海县2017—2023年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识别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提升传染病防控与预警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获得2017—2023年东海县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及年度报告质量评价数据,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23年共上报12 053份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告率为99.98%,诊断到报告的平均时间从2017年的7.54 h缩减为2023年的5.15 h;及时审核率为100%,报告到审核的平均时间由51.99 min减少至40.00 min;删除报告卡率11.32%,订正率32.26%,总体均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358.43、1 274.80,P值均<0.05);重卡率3.78%;身份证号码完整率99.99%;传染病报告机构的数量有所上升,网络正常运行率100%;报告机构以综合医院(占69.27%)和卫生院(占22.69%)为主;假期的传染病报告数较假期前后少。结论 2017—2023年东海县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良好,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显著提升。但仍存在个别病例迟报、报告数受假期效应影响的现象。

    2025年04期 v.27 298-29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5K]
  • 2020—2024年拉萨市鼠疫疫源地动物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平措;扎西;宋启飞;潘多;边巴旺久;

    目的 了解拉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情况,为科学防控鼠疫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20—2024年拉萨市各鼠疫监测点监测数据,分析主要宿主、小型鼠和媒介生物监测结果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拉萨市喜马拉雅旱獭平均密度为0.03只/hm~2;小型鼠捕获率为1.55%,黑唇鼠兔为优势种,占86.35%;媒介生物以草原硬蜱虫、斧形盖蚤和谢氏山蚤为优势种,旱獭染蚤率为19.51%,蚤指数为0.49;旱獭洞干染蚤率为1.25%,洞干蚤指数为1.48。检测各类动物脏器及骨髓材料1 037份,分离出鼠疫菌14株,阳性率为1.35%,分布于林周县、堆龙德庆区和墨竹工卡县;不同年份的鼠疫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4,P<0.01),2022年最高(7.55%)。检测各类动物血清5 592份,血清学检测阳性36份,血清阳性率为0.64%;除达孜区外,其余监测点均有阳性血清检出,林周县最高(2.14%);血清阳性率呈现隔年上升的规律性变化,其中2020年最高(1.11%),不同年份、监测点的血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09、48.16,P值均<0.05)。结论 拉萨市动物间鼠疫流行活跃,存在动物鼠疫传播至人类的风险,应加强鼠疫监测及应急处置工作,严防动物间鼠疫传播至人类。

    2025年04期 v.27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 2017—2023年丹阳市钉螺环境消长趋势及控制情况分析

    高鹏;薛航;陈小军;江涛;

    目的 了解丹阳市钉螺环境消长趋势及控制情况,为制定血吸虫病媒介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23年每年3—4月,采用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丹阳市钉螺环境进行调查,并针对螺情普查中发现的有螺环境和其他重点环境,采用化学药物或环境改造等方式进行钉螺控制,收集并分析钉螺环境消长趋势及控制情况。结果 2017—2023年,丹阳市钉螺面积以2020年为界先降后升,2023年有螺面积73.85 hm~2,较2017年减少了11.24%,7年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有螺面积主要集中于丹北镇、陵口镇和曲阿街道,以水网型为主,湖沼型次之,无山丘型。2017年与2023年实施环境改造的历史有螺环境数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9,P<0.05);2017—2020年钉螺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8,P<0.05)。结论 近几年丹阳市有螺面积在持续增长,要采取血防综合治理措施与其他新型查灭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控制有螺环境复现,巩固血吸虫病消除防治成果。

    2025年04期 v.27 303-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 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贫血患病情况分析

    王红梅;周杨森;何瑶;汤华山;

    目的 了解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贫血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3年选取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街道10 268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养老模式分为居家养老组和机构养老组,对其贫血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社区老年人贫血患病率为16.89%。患病率男性(17.77%)高于女性(16.20%),机构养老组(29.48%)高于居家养老组(14.34%),经常运动者(14.44%)低于不经常运动者(20.34%),文盲与小学学历人群最高,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随BMI增长呈下降趋势,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χ~2_(趋势)=4.45~366.33,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70岁以上、低文化程度、低体质量、不经常运动为贫血的危险因素,女性、超重、肥胖为保护因素。控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运动情况等因素后,居家养老组老年人患贫血的风险仍低于机构养老组(OR=0.428,95%CI:0.377~0.486)。结论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社区老年人贫血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患贫血的风险低于机构养老模式。

    2025年04期 v.27 307-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卫生监督监测

  • 1起由家庭腌制生鱼引起的食源性肉毒中毒事件调查

    黄廖娟;覃茜;黄嘉月;李任富;陆路;黄伟华;李佩芸;潘彦佐;韦振明;

    目的 分析1起由家庭腌制生鱼引起的食源性肉毒中毒事件,为尽早识别及预防食源性肉毒中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食品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调查某村民家中聚餐出现的1起食物中毒事件。结果 调查发现,家庭7人共餐,有2人食用了自制的腌制生鱼,均发病。病例均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肢体乏力等,其中一病例出现吞咽困难、肌无力后,进展为呼吸困难,经救治后缓解。发病潜伏期为15~26 h。调查发现本批次生鱼去鳞去内脏后,与煮熟米饭加入精盐和茴香籽后,一同放入罐子中发酵腌制,罐子用水和桉树灰封口,腌制20 d后即直接食用。实验室检测发现腌制的生鱼、患者胃内容物均提示肉毒毒素存在,但检出肉毒毒素并非为常见的A/B/E/F型。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事件为1起食源性肉毒中毒,型别可能是H型、H/A嵌合毒素等新型嵌合毒素。腌制生鱼被肉毒毒素污染是主要原因,可能由腌制生鱼的制备方法和存储不当造成。

    2025年04期 v.27 311-312+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 1起医疗机构违规开展互联网诊疗案例的查处与思考

    杨凌;傅强;陈勇;

    通过对1起医疗机构违规开展互联网诊疗案例的调查处理情况分析,总结办案过程中对违法主体确定、违法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经验,并对互联网医疗监管提出建议,以期为类似案件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27 31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妇幼儿少保健

  • 2018—2022年常州市天宁区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分析

    张燕杰;钱洁;

    目的 了解常州市天宁区儿童与孕妇的盐碘和尿碘水平,为天宁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8—2022年共抽取天宁区1 000名儿童、500名孕妇,采集尿样与家中食用盐进行碘含量测定。结果 2018—2022年天宁区儿童、孕妇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87.10%、89.40%;2018年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较低,与其他年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2~21.87,P值均<0.05),2019年后儿童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处于较高水平。1 000名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7.60μg/L,2018—2021年为大于碘适宜,2022年为碘适宜。500名孕妇的尿碘中位数为171.20μg/L,2018年为碘缺乏,2019—2022年为碘适宜。结论 应加强对非碘盐和不合格碘盐的监管,针对儿童与孕妇两个重点人群做好健康宣教,科学补碘,提高碘适宜水平。

    2025年04期 v.27 316-317+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 2022年淮安市孕妇碘营养状况分析

    曹巧力;陈思红;

    目的 了解淮安市孕妇群体碘营养状况,为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在淮安市7个县(区)按5个方位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700名孕妇,监测盐碘含量、尿碘水平和补碘情况。结果 孕妇家中食用盐盐碘均数(24.24±3.48)mg/kg,碘盐覆盖率99.29%,盐碘合格率98.85%,合格碘盐食用率98.14%。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6.00μg/L,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为177.00、156.00、140.50μg/L;孕妇碘营养不足占45.71%,碘营养适宜占36.29%,碘营养超适宜占17.29%,碘营养过量占0.71%。结论 淮安市孕妇碘营养总体适宜,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孕妇碘营养水平低于适宜量,处于碘营养不足状态,同时有极少数孕妇碘营养过量。应当加强对孕期补碘的健康宣教和指导,强调科学补碘,有效改善孕妇群体的碘营养水平。

    2025年04期 v.27 318-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 太仓市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郝靖文;郭尧政;

    目的 探索太仓市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对太仓市1 791名中小学生的校园欺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太仓市中小学生总体校园欺凌报告率为4.2%,小学为5.9%,初中为5.4%,普通高中为2.9%,职业高中为1.6%。6种不同欺凌行为中被恶意取笑报告率为2.8%,被索要财物为0.7%,被排斥或被孤立为1.3%,被威胁、恐吓为0.9%,被打、踢、推、挤为1.0%,因为长相或缺陷被取笑为1.3%。男生遭受校园欺凌报告率(6.4%)高于女生(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4,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是女生的2.62倍,有过打架经历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是没有打架经历学生的3.85倍,被家长打骂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是没有被家长打骂学生的3.22倍,有自伤行为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是没有自伤行为学生的2.49倍。结论 太仓市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行为与全国现状基本一致。应当加强家校合作,制定防止校园欺凌的有效干预措施并推广至全社会。

    2025年04期 v.27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健康教育

  • 北京市延庆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

    陈静;郭伟;任淑敏;隋越鹏;刘博昊;梁秀平;李华;王芸;

    目的 探讨北京市延庆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精准营养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1 191名3~12年级中小学生,运用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素养达标率为1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学生营养素养达标率是初中生的1.49倍(95%CI:1.02~2.19)。照护者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学生达标率分别是初中及以下学历组的1.64倍(95%CI:1.04~2.58)和1.77倍(95%CI:1.21~2.79)。家庭食物环境较健康的学生达标率是不健康组的2.80倍(95%CI:2.02-3.87)。营养素养水平与家庭食物环境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结论 延庆区中小学生营养素养整体欠佳,小学生、照护者受教育水平高、家庭食物环境较健康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通过多维度举措提升学生营养素养。

    2025年04期 v.27 324-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 2018—2023年宿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

    郜成;窦彦蓉;朱红军;孙思雨;

    目的 了解宿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 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宿迁市15-69周岁常住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性别、年龄加权后,2018—2023年宿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18.5%、21.3%、25.9%、29.8%、32.3%、33.8%,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76.327,P<0.001),年均增长2.55%;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维度的增长量分别为21.8%、8.0%、5.8%,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6类健康问题的增长量分别为-8.3%、3.4%、6.4%、1.6%、5.3%、10.6%。对2023年数据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15~<25岁,OR=5.997,95%CI:2.148~16.742;25~<35岁,OR=4.930,95%CI:2.393~10.155;35~<45岁,OR=6.347,95%CI:3.155~12.770;45~<55岁,OR=5.012,95%CI:2.572~9.765;55~<65岁,OR=2.282,95%CI:1.144~4.549)、文化程度高(初中,OR=3.390,95%CI:2.194~5.238;高中/职高/中专,OR=8.353,95%CI:5.103~13.672;大专/本科及以上,OR=19.342,95%CI:11.029~33.923)、职业为非农民和非学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OR=1.706,95%CI:1.025~2.838;医务人员,OR=8.649,95%CI:3.456~21.647;工人,OR=1.906,95%CI:1.311~2.771;企业及其他,OR=1.461,95%CI:1.009~2.117)是具备健康素养水平的促进因素。结论 2018—2023年宿迁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2025年04期 v.27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 某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现状调查

    王雨欣;秦焕;毕文冉;李博;毛雪如;谢梦雨;宋阳阳;赵娜;

    目的 了解某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明确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相关因素,探讨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管理方案。方法 选取某农村地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人口学特征、健康自测状况、抑郁自评状况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该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测健康状况得分为(306.10±63.10)分,抑郁自评状况得分为(17.91±9.52)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享受国家低保补助政策、家人是否经常来探望、是否购买了医疗保险、是否愿意主动学习保持身体健康的相关知识的老年群体,其自我健康状况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该农村地区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点关注高龄、男性、文化程度较低、离异/丧偶、独居等老年人群,加强健康教育,为其晚年健康生活提供坚实支撑。

    2025年04期 v.27 332-33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 2022年苏州市姑苏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孔芳芳;张秋;

    目的 了解苏州市姑苏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落实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姑苏区12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使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简版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22年姑苏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达标率为24.45%,心理健康知识达标率为30.34%,心理健康技能达标率为75.39%,心理健康意识达标率为97.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姑苏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在不同性别、户籍、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22~185.52,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是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2022年姑苏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已达到健康中国行动要求,但仍存在一定的人口学差异,心理健康知识达标率偏低,需重点关注男性、老年和低学历人群。

    2025年04期 v.27 334-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医学检验研究

  • 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学分析

    万倪红;徐海霞;

    目的 分析1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毒力基因、全基因组进化及耐药性等病原特征,为疫情溯源、精准防控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标准》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毒力基因(tlh、tdh、trh),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wg-SNP)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溯源分析,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 本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分离到10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基因,5株携带tdh基因。ST分型显示,10株副溶血性弧菌中5株为高毒力ST3型,2株为ST3490型,其他为ST888,ST3480,ST3481型;ST3480、ST3481、ST3490为首次发现的新基因型。全基因组SNP进化树分析显示,2株ST3480型为A簇基因,5株ST3型为B簇基因,MLST分型与全基因组SNP分析结果吻合。10株均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CARB类基因),未发现其他类的耐药基因。分离的ST3型副溶血弧菌与参考基因组GCA_000196095.1SNP差异个数为1 285~1 287,同源性较低。药敏实验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均对头孢唑林耐药,5株对氨苄西林耐药,5株对氨苄西林中介。结论 本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由ST3型高毒力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品所致。头孢唑林治疗副溶血弧菌感染失效风险高,需加强耐药监测,同时加强海产品中ST3型与新型ST株的监测。

    2025年04期 v.27 338-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 便携式CD4检测仪与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性能对比

    接瑞;陶莹;倪秋桐;侯海燕;胡海洋;

    目的 评价便携式CD4检测仪(PIMA Analyser)检测新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以下简称HIV/AIDS)CD4~+T淋巴细胞(以下简称CD4细胞)的性能。方法 使用便携式CD4检测仪与流式细胞仪对南京市秦淮区新发现HIV/AIDS CD4细胞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血样,便携式CD4检测仪检测的中位数是354个/μL(195.75~482个/μL),流式细胞仪检测的中位数是386.5个/μL(214.25~549.25个/μL),经Wilcoxon配对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99,P<0.05)。2种仪器检测结果相关系数r=0.945(P<0.05);便携式CD4检测仪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的平均偏差-31.4个/μL,有5.8%(8/138)的点在一致性界限以外(P<0.05)。检测结果按<200个/μL为阈值进行分层分析,2种仪器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4.9%(131/138);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为金标准,便携式CD4检测仪灵敏度为93.8%(30/32),特异度为95.3%(101/106),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McNemar检验,P>0.05)。结论 便携式CD4检测仪与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相关性较好,值得在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或基层推广使用,但结果负偏离较大。因此,当便携式CD4检测仪检测结果应用于界定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时需谨慎。

    2025年04期 v.27 341-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 2023年北京市房山区单相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毒力基因研究

    刘海波;刘颖;王云霞;史文凤;张冬然;赵耀;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单相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菌株间的同源性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情况。方法 对2023年分离自食品和腹泻人群的8株单相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血清学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9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及聚类分析,同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及耐药基因毒力基因预测。结果单相鼠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100%),其次为四环素(75.00%),多重耐药率达62.50%。8株菌分为8种PFGE带型,多位点序列分型显示,序列ST34占绝对优势(7/8);tetB基因和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的符合率达到87.50%,floR基因与酰胺醇类药物氯霉素的符合率达到87.50%;8株菌共检出6类毒力因子,涉及108种相关毒力基因。结论 房山区单相鼠伤寒菌耐药严重,菌株间遗传多样性明显,提示应加强食品、环境、动物等样本监测,开展暴露危险因素调查,降低该菌型的扩散风险。

    2025年04期 v.27 34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临床应用研究

  • 营养干预辅助铁剂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临床效果

    赵娟;张禹;

    目的 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采用营养干预辅助铁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院126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铁剂治疗组)和研究组(铁剂联合营养干预组),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对比2组孕妇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比容含量(Hct)、铁代谢相关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1个月后,2组孕妇Hb、RBC及H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分别为(108.03±14.71)g/L、(4.45±0.71)×10~(12)/L、(0.46±0.17)%]均较对照组高;2组孕妇SF、S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分别为(60.03±10.25)μg/L、(12.45±3.14)μmol/L]均较对照组高,sTfR指标水平治疗后研究组(2.04±0.23)mg/L较对照组低;2组孕妇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分别为(63.22±11.06)%、(39.02±6.45)%、(1.33±0.24)]均较对照组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研究组孕妇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均为3.17%,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孕妇应用营养干预辅助铁剂治疗,可有效改善贫血状态,并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恢复,降低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4期 v.27 347-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康复及护理

  • 早产儿智护训练配合阶段性营养指导的护理效果

    宁蓉;

    目的 探究智护训练配合阶段性营养指导在早产儿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98例早产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1组实施阶段性营养指导(对照组),1组实施智护训练配合阶段性营养指导(实验组),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体格发育、神经因子表达情况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1个月后,实验组头围、体质量、身长水平均较对照组高(t=7.90、3.14、3.92,P值均<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水平均较对照组低(t=9.84、3.20,P值均<0.05);护理后实验组Gesell中各条目评分均较对照组高(t=2.25~4.78,P值均<0.05)。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智护训练配合阶段性营养指导,可促进其体格、神经发育。

    2025年04期 v.27 350-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卫生管理

  • 上海市远郊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张良;李俊;

    目的 了解上海市远郊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基层卫生工作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金山区11家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使用自行设计的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有效调查830人,总体工作满意度为(55.43±10.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小(β=-1.776(-2.742~-0.10)、职务高(β=-4.326(-6.408~-2.244)、每周工作时长短(β=-1.593(-2.553~-0.633)、睡眠质量高(β=-2.214(-3.468~-0.960)及健康自评好(β=-3.649(-5.113~-2.185)的基层社区医务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更高(P值均<0.05)。结论 上海市远郊基层医务人员总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年龄、职务、每周工作时长、睡眠质量及健康自评是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2025年04期 v.27 353-355+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 疾控中心财务内控管理问题思考及对策研究

    郭凡婕;

    作为公益性医疗服务单位,疾控中心承担着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重要职责。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疾控中心的财务管理日趋复杂化,要保证其正常运转,就必须确保财务资金的安全性,做好财务管理与控制。本文通过对疾控中心财务管理的内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提升内控管理的对策,为加强疾控中心财务管理,保障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27 356-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9K]

科普园地

  •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赵帆;

    在当今医学健康领域,人乳头瘤病毒(HPV)已然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它与女性健康密切相关,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HPV基因分型检测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在预防及治疗HPV相关疾病方面不可或缺,也为医学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沿着HPV的发现历程及其与宫颈癌如何关联的脉络进行梳理,并深入介绍HPV基因分型检测的技术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04期 v.27 359-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 了解视频终端综合征

    沈大雷;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视频终端如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娱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长时间使用这些设备所带来的视觉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视频终端综合征(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VDTS)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5年04期 v.27 362-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7K]

  • 《江苏卫生保健》投稿须知

    <正>《江苏卫生保健》杂志(ISSN1008-7338/CN32-1540/R),是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管,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1999年创刊,以卫生保健、疾病控制、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报道卫生保健与预防医学的新成果、新方法。设有栏目:论著、综述、爱国卫生、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妇幼儿少保健、健康教育、心理卫生、医学检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康复与护理、卫生管理、科普园地。

    2025年04期 v.27 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 下载本期数据